平商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我就刷个视频,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> 第136章 20万老弱妇孺建设的生命线
第136章 20万老弱妇孺建设的生命线
朱熹此时有些欲哭无泪。
本来他开创了新的学派,自己的学说也流传后世,他还挺欣慰。
结果学说被曲解,自己还被后人说私德不行。
他所在的南宋,是连皇帝都没有作为的朝代。
他作为一个地方小官,和官员豪绅们斗智斗勇了四年。南宋依旧是乱七八糟的局面。
他顿悟了,当官救不了南宋,只有当儒家思想成为主流,才能治一治这社会的不正风气。
因此,他将儒家前辈们的思想融合了佛道思想,总结出了《朱子理学》。
可是他的“存天理,灭人欲”根本就不是“灭人性”的意思啊。
他对“人欲”做出解释了的,是指人多余的欲念。
“饮食,天理也,山珍海味,人欲也;夫妻,天理也,三妻四妾,人欲也。”
他为官期间,曾多次上疏宋孝宗,阐述他的这个主张,劝谏皇帝能以公心、善心来治天下之事。
他正是因为这个思想,还被皇帝、贵族所不喜。
还有“饿死事小,失节事大“这句话,意思并不是让女子为男子守节啊!
“节”,乃“气节”也,是做正人君子的基本要求。
男子汉大丈夫尚且难以坚持的事情,却最后加诸没有话语权的女子身上,这断然不是他的本意。
因为在他心中,女子不如男,男女是有尊卑之序的。
所以,当他在漳州任知府时,看到男女自由恋爱,内心接受不了,觉得是“淫奔”,于是下了让女子缠足的法令。
他重申缠足正是为了重整儒家纲常伦理的需要。
但是缠足也不是他的突发奇想,更不是他的独创。
可能只是因为他是历史上第一个以政府法令,要求女性缠足的男性官员,才让后人沦为诟病。
他也感到很冤枉啊。
也不是他的思想让后人禁锢了思想吧,而是皇权让他的思想禁锢,他只是一个背锅的。
他承受了太多!
至于说他私德不行,他老脸一红。
他确实是做了这些事情。
但是后人也不能仅仅只盯着他的私事吧!
他也是做过一些实事的。
他救灾,使得灾民得以生活。
他也为白鹿洞书院殚精竭虑,不遗余力。还置办学田,供养贫穷学子,并亲自订立学规。
这些,能功过相抵吗?
......
【如果说明清之前的思想斗争是皇权争夺对儒家的解释权,那在明清时期就是皇权和天下的思想斗争。】
【他们运用禁锢和压迫的手段,使儒生们彻底失去了华夏文明中的优秀思想,沦为帝王手中的傀儡。】
【这是否仅仅是某个思想的问题呢?答案当然是否定的。这些儒生们的观念曾一度超越了他们的时代。】
【例如,明末清初的黄宗羲,就曾提出“天下为主,君为客”的思想,呼吁人们限制皇权,并反对重农抑商的观念。】
【同时期的顾炎武也提出了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的观点,批判了“家天下”的君主专制,并强调国计民生的重要性。】
【明朝后期的李贽更是大胆,他提倡人们寻找一条与宋明理学不同的道路。】
【他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、重农抑商、假道学、社会腐败和贪官污吏,更是直接针对帝王的皇权统治,要求解放人的天性,并设立自由市场,这就有了现代思想的基础。】
【然而,他最后却以“敢倡乱道”,“惑世诬民”的罪名被逮捕。】
【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儒家学者,所以刻在明清百姓心中的到底是儒家思想还是其他什么东西?】
【他们所想的到底是自己要想的,还是别人让他所想的呢?】
【回顾这场跨越千年的思想斗争,我们可以发现,与其说是儒家塑造了华夏文明,不如说是华夏文明根据现实需求塑造了儒家。】
此时弹幕弹出。
“教育的意义在于什么,教育的意义当然在于“教育”。”
“有些东西,阳光照进来就有罪。”
“改造过的儒家思想就是为了禁锢百姓的思维和思想。”
“所以从董仲舒开始,儒家就是一个框架,皇帝都把私货往里装。”
“儒家还是有核心竞争力的,不然为什么都是历朝统治者的首选,还能延续千年。”
......
汉武帝之后历朝历代的儒家子弟感觉整个世界观都备受冲击,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儒生。
他们自小熟读四书五经,接受的都是三纲五常的教育。
细细想来,真的细思极恐。
原来这才是儒家的真相吗?
儒家的思想都是皇权赋予的,皇权希望儒家思想是什么样,儒家思想就是什么样。
或者说,只要对皇权有益,换成道家、佛家思想延续千年,也未尝不可。
而此时,各朝的皇帝们脸色极为难看。
天幕关于儒家思想的变革,将他们的小心思彻底暴露了。
不是为皇权服务的思想要之有何用?
儒家思想当然是为了皇权服务的。
脸色最为难看的当属清朝的皇帝。
他们为了禁锢思想,大兴文字狱。
现在他们心中一片慌乱,就怕百姓不再遵守三纲五常,那些儒生开始批判皇权。
正在他们担忧之时,下一个视频开始播放。
......
【滇缅公路——20万老弱妇孺建设的生命线!】
【你曾见过修建公路的工地上只有老人、妇女和儿童吗?】
【你曾目睹过6岁的孩子手持铁锤,一锤一锤地凿击坚硬的石头吗?】
【你能想象,仅凭20万老弱妇孺,在短短的9个月时间内,于横断山脉中筑起一条近千公里长的抗倭生命线吗?】
【今天,让我们共同回溯那段历史,去探寻那条滇省的抗倭物资生命线——滇缅公路。】
......
天幕中也给出了横断山脉在滇省境内各地的海拔高度图。
海拔最高处8500尺,最低处3000尺。
各朝古人看到后均是满眼震撼。
横断山脉僻处西陲,那里崇山峻岭、大雪封山、环境恶劣,向来人迹罕至。
华夏后世怎么会选择在横断山脉修建公路呢?
这难度何其高啊!
而且修建之人还是老弱妇孺!
这些老弱妇孺,竟然在不到一年时间内,修筑成了!
简直不可思议!
一些深受改造过的儒家思想熏陶的儒生,此刻满脸都是不解之色。
华夏后世难道难道没有青壮劳动力来修建公路了吗?
老弱妇孺九个月便能修建出一条公路,那青壮劳动力不是只要半年就能完成?
怎么会让老弱妇孺做如此重活?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